污水處理工藝
您現在所在位置:污水處理公司首頁 > 污水處理工藝
隨著近年來我國以燃煤為主的火力發電的快速發展,環境問題不斷凸顯。受水資源短缺問題的影響,廢水零排放備受關注。
目前火力發電行業高鹽廢水綜合治理處理工藝主要有兩個大方向,一是蒸發結晶,二是煙氣余熱蒸發。因蒸發結晶器造價非常高,而煙氣余熱蒸發受煙氣量的限制,所以目前高鹽廢水綜合治理工藝流程分三個步驟:第一步:預處理,去除懸浮物、硬度、堿度、重金屬等;第二步:濃縮處理,濃縮廢水的量,以減少末端蒸發結晶或煙氣蒸發的投資;第三步:蒸發脫鹽處理,采用蒸發結晶或煙氣加熱蒸發,實現廢水“零排放”。
一、預處理工藝
廢水預處理系統主要是去除脫硫廢水中的懸浮物和Ca2+、Mg2+、SO42-等離子,滿足后續系統的進水要求,避免后續處理系統出現結垢、污堵。
二、濃縮處理工藝
目前廢水濃縮分兩大主流工藝,熱法濃縮和膜法濃縮。
(1)熱法處理工藝是一個比較成熟的工藝路線,用于海水淡化、廢水處理已經有較多年,主要有機械蒸汽再壓縮(MVC/MVR)、低溫多效蒸餾法(MED)、多級閃蒸(MSF)等工藝。熱法濃縮后,濃水TDS最高可達200000mg/L。根據熱法濃縮的技術經濟性,目前火電廠較為適合高鹽廢水熱法濃縮的工藝為“低溫煙氣蒸發濃縮”工藝。
低溫煙氣蒸發濃縮處理單元是引出部分引風機后的低溫煙氣作為熱源進入蒸發濃縮器。脫硫廢水經過三聯箱處理后的上清液、酸堿再生廢水及循環冷卻系統排水濃水引至蒸發濃縮器霧化后與煙氣直接接觸換熱而被蒸發、濃縮,飽和濕煙氣經過蒸發濃縮器內的除霧器處理后進入主煙道。高鹽廢水經過低溫煙氣蒸發處理后形成冷凝水和濃縮液兩部分,冷凝水可以回用作脫硫工藝水,濃縮液進入末端廢水處理工藝單元。
在低溫煙氣蒸發濃縮單元,脫硫廢水、酸堿再生廢水和循環冷卻系統排水濃水采用大流量循環蒸發方式,使廢水濃縮8-10倍。
目前,低溫煙氣蒸發濃縮處理技術已在國電泰州電廠和聊城信源集團脫硫廢水低溫煙氣蒸發濃縮項目已投運近一年。對于低溫煙氣蒸發濃縮工藝,可以將三聯箱處理后的脫硫廢水、酸堿再生廢水和循環冷卻系統排水濃水混合后直接送至低溫煙氣蒸發濃縮系統進行蒸發濃縮,無需進行軟化處理。
(2)膜法濃縮工藝。目前較為主流的深度濃縮膜處理工藝主要有:高壓反滲透(DTRO)、正滲透(FO)、電滲析(ED)。脫硫廢水煙道蒸發零排放關鍵技術
目前較為主流的濃鹽蒸發脫鹽水處理工藝有三種,分別是主煙道煙氣余熱噴霧蒸發干燥技術、旁路蒸發器煙氣噴霧蒸發干燥技術、蒸發結晶工藝。
主煙道煙氣余熱噴霧蒸發干燥技術在末端濃鹽水的處理中已有較多的應用案例,具有系統簡單、投資運行成本低、無結晶鹽處置問題等優點,不過系統運行穩定性受機組負荷影響較大。
旁路煙道蒸發的脫硫廢水零排放技術具有的優點是:自動化程度高、操作方便,提高了系統的運維水平;旁路煙道入、出口隔離門的設計可實現與電廠主體的隔離,不影響電廠的日常運作?;谂月窡煹勒舭l的脫硫廢水零排放技術具有可行性,該技術中預處理是基礎,膜減量是保障,旁路煙道蒸發是核心。應用該技術時應根據允許蒸發水量反推膜濃縮倍數,設計合理的預處理工藝參數。該技術利用高溫煙氣實現脫硫廢水的高效蒸發,無需額外熱源,運行能耗低;且旁路煙道可充分利用煙道間空隙,占地面積小,工程投資省。能夠一定程度減少系統運行中的積灰、結垢等問題,但是對鍋爐效率略有影響。旁路蒸發器煙氣噴霧蒸發干燥技術投資運行費用較低,無結晶鹽處理處置等問題,對空氣預熱器、粉煤灰品質等影響較小,近年來火電廠投運案例漸增。
蒸汽機械再壓縮蒸發結晶工藝存在占地面積大、運行費用高以及結晶鹽的處理處置問題,電廠應用考慮較少。
綜上所述,廢水零排放技術路線需結合電廠的生產特點選擇。預處理工藝與運行參數,是脫硫廢水零排放處理的基礎。濃縮減量可有效降低蒸發固化段處理負荷,保證后續系統的高效蒸發,是實現脫硫廢水零排放的關鍵;相較于熱法濃縮,膜法濃縮設備簡單,占地面積小,能耗較低。高溫煙氣蒸發是零排放處理的核心,旋轉霧化蒸發技術無需額外熱源、效率高、占地少、簡單易于自動化控制,并且可無須預處理,對電廠其他設備影響小,極具推廣前景。